今天,让我们一起纪念渡江胜利暨丹阳、镇江、南京解放69周年吧。 今天,是丹阳、镇江、南京解放69周年的纪念日。 渡江胜利、南京解放是重大历史转折事件 它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结束, 新中国的诞生, 同时赋予了南京英雄之城、胜利之都的历史文化内涵。 解放南京牺牲最高指挥员丹阳籍烈士邓若波。 邓若波(~),江苏省丹阳市横塘乡七里桥村人。民国27年(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产党。民国33年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一营营长。他胆大心细,善于用兵,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人们都叫他“年轻的老指挥员”。邓若波,江苏省丹阳市横塘乡七里桥村人。民国27年(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产党。民国33年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一营营长。他胆大心细,善于用兵,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人们都叫他“年轻的老指挥员”。后任纵队参谋处副处长、团长等职。渡江战役前夕的年4月21日,邓受命率领全团余名战士,在长江北岸作渡江登陆作战准备,不料遭到英国军舰“伦敦号”号的炮火袭击,邓及43名战士中弹牺牲。 总前委、华东局在丹阳 年4月23日丹阳、镇江、南京解放后,接着以陈毅、邓小平等为首的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进驻丹阳县城和近郊,丹阳一下子会聚了中共七届中央委员6人、候补委员2人,以及党、政、军等各界精英3万多人。 总前委、华东局进驻丹阳后,在邓小平、陈毅的领导下为实施“京沪杭战役”、解放和接管上海,运筹帷幄,紧张工作。这给丹阳人民革命斗争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丹阳烈士陵园北端安放着管文蔚、管寒涛、管文炳三兄弟、梅嘉生、韦永义和丹阳解放后第一任县长顾维衡同志墓地。 历史上的今天年4月21日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全线发起渡江战役。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22日下午,国民党当局弃守南京,部署退却。留宁知名人士马青苑、吴贻芳等组织成立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三野8兵团35军经激战解放江浦,占领浦镇、浦口。 23日上午,代总统李宗仁等撤离南京。中午,国民政府发言人在何应钦公馆宣布撤离南京。同时,中共南京地下市委组织力量保护城市、学校、工厂、商店和组织机关的工人、学生、店员等进行护校、护厂、护店;将多名原国民党警察组成人民警察总队在市内分区警戒。大校场机场电台和指挥塔台、狮子山炮台、驻笆斗山的海防第二舰队相继起义。35军侦察人员在江北岸寻得一只木船,由船主童达兴驾驶到下关寻找渡船。夜21时,在首都电厂、机务段轮渡管理所工人的帮助下,35军先遣部队乘“京电”号、“凌平”号等船渡江,分占狮子山、挹江门和热河路。 24日凌晨,集结于鼓楼的师团命特务连跑步占领总统府。部队进至总统府,总统府内一片狼藉,战士们随即对总统府进行搜索。八、九时,团部进驻总统府。至中午,35军其余各部在地下党配合下,乘坐水警巡艇以及趸船、木帆船、各种公私营轮船等渡江入城。作为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南京宣告解放,红旗插上总统府,中国历史进入新的篇章。 捷报传到北平,毛泽东写下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不朽诗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英雄的姓名仍在不断寻找69年后,英雄们胜利渡过的长江岸边,回响起颂读烈士英名的庄严声音。 为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69周年,传承红色精神,讲好革命故事,牢记英雄功绩,昨天上午,“让我们用声音致敬英雄重温渡江记忆”——万人颂读英雄名单活动走进渡江胜利纪念馆在该馆红帆广场举行。 南京解放标志着中国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预示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即将诞生。据介绍,在渡江战役中共有一万多名解放军官兵牺牲,而其中大部分烈士的英名都没有留下。“每一个烈士都有自己的名字,但由于严酷的战场环境,他们绝大多数没有留下明确的姓名和牺牲地。”在现场颂读的烈士名单中,有一部分是近日新发现的,对烈士的名字有了新的补充。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多方收集比对史料,从近一百本书中又整理出了一部分为夺取渡江胜利和为解放南京而牺牲的英烈姓名。“这一百本书中大多数都是省外的地方志,因为当时来自山东、河南等地的兵源都很多。我们也找到了省内一个名为夏玉顺的烈士,他是连云港灌南县人,还找到了他的番号、牺牲地等,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现。” 相关链接: 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座落在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广场北侧,旧址建于年,建筑面积平方米,门楼一座。纪念馆位于旧址西侧,建筑面积平方米,园内天井占地平方米,于年1月落成,2月正式对外开放。是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解放、接管上海的前线总指挥部。目前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镇江市党员教育示范基地。 近年来,作为江苏省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丹阳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该馆二十年来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一百余万人,承接了镇江市、丹阳市二千余次大小、规模不等的重要活动,征集了陈毅、杨尚昆、张万年、迟浩田等3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70多位将帅的珍贵手迹及题词,丰富了馆藏革命文物和陈列内容,极大地提高了该馆和丹阳在全国的知名度。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免费对公众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馆成功地举办了《邓小平图片展》、《党和国家领导人、百位将帅、名人墨宝展》等三十余次大型展览,并两度与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档案局合作举办了《上海解放图片史料展》、《为了永恒的纪念——庆祝上海解放55周年》巡回展,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王汉斌副委员长、向守志上将、刘安元中将、张铚秀中将、刘伦贤中将、赵锡忠少将、陈毅之子陈丹淮等许多高级领导同志纷纷到我馆参观并题词留念。目前,总前委旧址已和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市武警中队、吕叔湘中学等二十余家单位、中小学校建立德育共建单位,成为江苏地区重要的国防教育基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