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击上方蓝字:浪花文艺,免费订阅本刊!

刊名题词:著名书画家 杨潮

 

点击上方,聆听音乐、观看视频!

文/许金龙编辑/书中浪子组图/许金龙

走近“江南第一闸”

  文/许金龙(江苏)

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硕果累累,祖国山河面貌焕然一新。纵览谏壁船闸的发展,镇江内河航运事业70年多来的巨变可见一斑。

镇江城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十字”交汇处,这一横一竖交织了一幅大江大河拥抱的壮丽画卷,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闪烁出时代风采。古城镇江随着大运河体系的发展而兴盛,这条流淌了多年古运河孕育、滋养了古城镇江,使之成为著名的交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人民视运河为母亲河。

江南运河的起点在镇江,是史上开凿最早的河段之一。北起谏壁入江口,

南至江浙交界的鸭子坝,全长约km。镇江通航段北起谏壁口门,经辛丰至丹阳与武进交界处出境,全长约42.74km。

“千箩万挑,不如水上一飘”。水运成本低廉,镇江人的运河情结由来已久。据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始皇帝三十七年(前年)秦始皇南巡时,命三千赭衣徒开凿镇江至丹阳的丹徒水道,从丹徒口(今老丹徒镇东)入曲阿(今丹阳),运送人马物资,从而形成了江南运河的幼形。先人们正确运用了“三湾抵一埭”的开河理念,为的是逐步消除潮水落差对航运的影响,确保船舶安全航行。所谓的“埭”就是拦水之土坝,是今日船闸的雏形。江南运河正是采用了曲折开挖的方式,利用丘陵地势形成多处弯道,我市境内运河辛丰泰山湾段就是一例。这对而后的大运河航运与水利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至今都具有现实意义。

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从镇江迁都建邺(今南京),为保持都城与经济中心太湖流域的航运通畅,避开丹徒水道长江入海口的风险航道,于东吴赤乌八年(年)“使陈勋作屯田,发屯兵三万,凿句容中道,至云阳西城,以通吴会船舰,号破岗渎。建上、下埭,通会市,作邸阁……其渎在句容县东南二十五里,上七埭入延陵(今句容春城),下七埭入江宁县(今南京),于是东郡船舰不复行京江矣……”(唐《建康实录》)。破岗渎上的“埭”由镇江人首创并沿用久远,是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埭,它比东晋时期谢安所建的邵伯埭早了近一百年,充分展示了当时镇江河工技术的巨大成就。

古运河犹如一条蓝色的腰带,穿城而过,位于长江边的京口闸(大京口),历史上对江南运河航运的发展和太湖流域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据历史记载,北宋时的润州(今镇江)已经成为大运河沿线重要的政治、军事、贸易、港口城市。南宋末年经镇江中转都城临安(今杭州)的漕粮占全国运量的68%,来自上江的漕粮、茶叶、金银器等各类物资顺江运达镇江,再由江南运河送往临安。其时镇江的商业税收在全国各城市中排名第八,因而逐步成为全国粮食的仓储、转运中心、南北货物集散中心和繁华的商业都市。

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的出现,京杭大运河镇江段形成了有“江南木业鼻祖”之称的鲇鱼套木材集散地、长江下游最大的桐油市场和江南的一大米市。江南的稻米、布帛、绸缎、茶叶、瓷器、海货,长江上游各省的木材、桐油,北方的山果、石材、谷物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转运四方,疏散各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运河镇江段仍然沿用老城区原有16.69km的古运河入江航道,大小民船鳞次栉比,拥挤不堪。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仍然可以站在虎踞桥至西门桥沿岸,看到在运河中航行的大小木船首尾相接。过桥时必须落下桅杆,失去了风帆的木船只能依靠撑船行驶,两岸河滩上随时可见汗流浃背的纤夫,一步一步艰难地躬腰前行。虽经年至年不停地清障疏浚,但是古运河仍然不能够满足船舶航行的标准。

为此,文革后期的年开始新建谏壁一线船闸(20×m),年设计船

舶通过量0万吨,并且在癞元墩一带新辟谏壁越河口入江航段2.5公里与苏南运河衔接,年7月一线船闸通航。

(照片提供许金龙)

谏壁船闸承常年担负着苏、皖、鲁、沪、浙、鄂、川等13个省、市船舶过往、航行的任务,其货运量及船舶的密集度在我国水运主通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沟通南、北两段京杭运河最便捷最安全的水运主通道。

随着大运河运量的日渐攀升,为适应船舶大型化的需求,彻底改变老航道船舶堵挡滞留的落后状况,年2月至年9月,苏南运河镇江段航道“四改三”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历史上的“卡脖子”地段——素有“江南运河屋脊”(吴淞高程33.6m)之称的丹徒辛丰泰山湾段,古代形成的“九曲十八弯”被一并拓宽取直。

年6月谏壁船闸开始扩建,新建的二线船闸(23×m)年设计船舶通过量为万吨。年底二线船闸通航,至此谏壁船闸的总通过量达万吨。北起谏壁口门,南至常州荷园里42.6km的苏南运河镇江段,正式升级为国家内河三级航道。航道口宽90m,底宽70m,设计水深3.2m,常年枯水期水位不低于3.2m,可通行千吨级顶推驳船。常年通航于谏壁船闸的船舶遍布全国各地,被誉为“江南第一闸”。

我们登上复线船闸上的人行天桥,看到一艘艘船只正鱼贯进入闸池整齐排列,浩大的万吨船队早已在引航道旁分解成双排后进闸。随着船闸下游液压启闭机的缓缓关闭,上游的启闭机同步缓开放行,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着。为了改善通航条件与优化过闸环境,自年5月起,谏壁船闸的运行采用集中调度控制。从运调楼大厅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闸池内外的每一个角落,集控调度员正在通过室内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施放闸操作。大屏上还显示当日已经实现“安全运行天无事故”,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大型船闸管理系统已经初具规模。

船闸为参观者开启了绿灯,游艇两次穿越船闸,畅通无阻地游弋在南北引航道内。一路上风景如画,我们在镇大铁路桥,金港大道桥下穿过,只见凌空飞架的连镇铁路跨京杭运河大桥如彩虹一般展示眼前。

(照片提供许金龙)

在大运河与长江两水交汇处,大家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情景。沿岸船舶排列井井有条;南北向的运河在这里被人工堤坝分为两河道,西侧河道走水,东侧河道走船;江边谏壁发电厂的码头、仓库、厂房、烟囱近在咫尺。新建的临江灯塔高42.6m,寓意江南运河镇江段全长42.6km,从苏北运河过江的船只从六圩便可看到高髙耸立的灯塔,找到进入谏壁船闸的路径。

(网络照片)

我们在船闸下游西岸的京杭运河镇江水上服务区登岸参观。服务区全长m,占地总面积.35亩,具备船舶靠锚、综合服务调度、配套加油等多种功能,以及修理、垃圾回收、船用配件超市等水上服务设施。服务区与谏壁船闸集控中心联网,实行统一指挥,有效缩短了过闸时间。同时海事执法服务站也搬入服务区,以方便船民在一个大厅内办完签证报关、缴费过闸等相关手续。船民不出服务区便可享受报港、远调签证、过闸手续办理等“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了便民、利民的目的。

(照片提供许金龙)

随着年4月南京以下km长江12.5m深水航道的全面竣工,5万吨级的海轮可以从上海吴淞口直达南京;而去年全线通航的km浙江杭甬运河与既有苏南运河形成对接,经谏壁船闸的船舶可在内河航道中直达宁波北仑港,“江海河联运,港产城融合”的经济格局已初步呈现。苏南运河通航里程的增大,“江南第一闸”的通江达海,使镇江能够更大力度的接受上海、杭州等经济强市的辐射,势必将为新时代镇江经济的发展再立新功。

(END)

作者简介:

 许金龙,江苏镇江人,东南大学全日制建筑管理工程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职称。国家语言保护工程镇江方言老年男子发音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镇江市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后多次在《京江晚报》等报刊发表散文作品,著有《镇江方言大全》(东南大学出版社),长篇纪实小说《春江潮》;合作编撰了《镇江味道》,经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期编辑简介:

  李淑华,书中浪子,女,年出生,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镇江市作家协会、丹阳市作家协会、丹阳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镇江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丹阳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丹阳市乒乓球协会、练湖乒乓球俱乐部会员,丹阳慈善总会义工、丹阳护生小居、丹阳凤凰慈善、丹阳如意慈善会员,曾在《青年诗林》《镇江师专》《丹阳日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英语周报》《中学生英语》《英语之友》《扬子晚报》《作家天地》《当代作家》等报刊杂志,在《同步悦读》《作家平台》《一线作家》《人民杂志》《新长江文学》《艺术荟萃》《女人花文学》等微刊及大小网站论坛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篇。《中外文艺》《当代文摘》《最美作家》特邀专栏作家,《浪花文艺》创始人、总编、主播。

画家风采:

画家简介:

中文:“江南第一闸”势必将为新时代镇江经济的发展再立新功。

英文:"ThefirstgateinthesouthoftheYangtzeRiver"isboundtomakenewcontributionstotheeconomicdevelopmentofZhenjianginthenewera.

日文:「江南第一の門」はきっと新時代の鎮江経済の発展のために新しい成果を立てるはずです。

《浪花文艺》欢迎您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