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端午

“小小史学家”——历史知识小讲堂

端午节特辑

知不道叔叔讲趣味历史小知识

端午节

趣味历史小知识

端午节来了,这些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不是又给老母亲们出难题了?

什么是端午?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屈原又是谁?

真头疼…

当妈不易,“小小史学家”研创团队为老母亲们回答神兽问题,欢度端午佳节,特供一篇“端午历史知识小百科”,老母亲们给(爱提问题的)“问题儿童”们读读这一篇就够啦!!!

1

什么是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是我国的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

什么是端午?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点击下方音频,知不道叔叔告诉你哦!

端午节来历的民间传说端午节源自上古时期人们的天象崇拜,其中包含了古老的天象文化,古人认为在仲夏端午日,苍龙七宿会飞升到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对应《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此时,龙形处于大吉之位,因此,端午被看做是一个吉祥的日子。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一文中主张认为划龙舟的端午节最早源自于战国之前江浙地区的吴越民族,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在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些地区,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形成了“躲端午”、“避五毒”的习俗,还出现了“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的俗语。因为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也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风俗的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又注入了夏季时令“祛病防疫"的风尚,并附加了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的纪念意义。

3

谁是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楚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用自己的生命殉国,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现在,虽然有一些端午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习俗,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点击下方音频,知不道叔叔告诉你哦!

粽子来历的民间传说

粽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种祭祀用食品,用作祭祖及神灵。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关于端午节食用粽子的习俗,据唐沈亚之《屈原外传》记载,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东汉建武年间,长沙有个叫区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见了三闾大夫屈原显灵,说到祭祀食物被蛟龙窃走,并告诉他以后再投,须裹上蓼叶,再缠上五色线,这些东西,蛟龙害怕,就不会吃了。区回把这次奇遇告诉了乡民,乡民们便按屈原吩咐精心制作粽子。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如今,粽子的种类非常丰富,一般是用粽叶包裹着糯米,但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粽子的馅料又所有不同,著名的有肉粽、水晶粽、蜜饯粽、板栗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粽情端午

看完这篇“端午历史知识小百科”,小朋友们是不是还没过瘾?“小小史学家”研创团队将于7月隆重推出《跟知不道叔叔重走丝绸之路》历史音频课程,知不道叔叔将解密丝绸之路相关的趣味历史小知识哦,心急的小可爱们可以点击下方音频先听为快呢!收听《小小史学家》“新春特辑”音频课程,可点击下方公号文章了解详情,并获取免费收听方式哦!终极硬核六一礼物来啦,《小小史学家》限时免费收听!最后,知不道叔叔很想知道你们爱吃什么口味的粽子呢,快来留言吧!祝大家端午安康哦!!!敬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