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齐梁故里

曲阿丹阳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千秋凤飞地,两朝帝王乡。“齐梁故里”——丹阳,这块古称曲阿,后得名于“丹凤朝阳”的古老又年轻的宝地,承载了约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处处浸润着古朴与丰厚。

自古以来“江南多才子佳人”,地处江南的丹阳也不例外,其中名人数不胜数,政治、军事、经济、道德、文学、宗教、科技、艺术等方面都留下了他们的卓越贡献。他们的许多思想更是都已渗透到中国人的血脉中,无法剥离,世代相传。

接下来便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去逐一拜访这些历代先贤吧!

1

古吴君子

季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吴王寿梦少子,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同时也是孔子最仰慕的圣人。与孔子并称为“南季北孔”,历史上南方第一位儒学大师,也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先秦时代最伟大的预言家、美学家、艺术评论家,中华文明史上礼仪和诚信的代表人物。

季札

2

《博弈论》的作者

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三国时期吴国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曾作《博弈论》,与华覈、薛莹等同撰《吴书》,注《孝经》《论语》及《国语》。

韦昭

3

晋代道教思想家

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方法。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

葛洪

4

南朝宋武帝

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方法。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

刘裕

5

《世说新语》作者

刘义庆,字季伯,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刘义庆

6

南朝梁武帝

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生于建康(今南京),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丹阳市访仙镇),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

梁武帝

7

道教茅山派开创者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陶弘景

8

《文心雕龙》作者

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他所著《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震古铄今的文学批评巨著。

刘勰

9

《昭明文选》编者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于天监元年十一月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他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小中小北有话说:中北学院丹阳校区有一条“文心路”和一条“昭明大道”,正是因刘勰、萧统这两位名人而得名。

萧统

10

晚唐诗人

许浑,字用晦,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许浑

11

唐代著名诗人

皇甫冉,字茂政,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他是晋代高士皇甫谧的后人,10岁能属文,深受张九龄器重。

皇甫冉

12

宰相科学家

苏颂,字子容,宋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先任地方官,后改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九年,得以博览皇家藏书。宋哲宗登位后,他先任刑部尚书,后任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以制作水运仪象台而闻名于世。

苏颂

13

《梦溪笔谈》作者

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方法。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

沈括

14

北宋书法家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曾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宋徽宗诏他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是著名的书画家、鉴定家和收藏家。

米芾

15

明朝首辅

杨一清,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明朝南直隶镇江府丹徒(今丹阳市丹徒区)人。弘治十五年以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头衔出任督理陕西马政,后又三任三边总制。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

杨一清

16

清代名臣

张玉书,字素存,号润甫,谥号文贞,江苏丹徒(今丹阳市丹徒区)人。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张玉书

17

清代书法家

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工书法,以风韵胜。著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王文治

18

民主革命先驱

赵声,字伯先,号百先,江苏丹徒(今丹阳市丹徒区)人。年2月,东渡日本考察,与黄兴结识,同年夏回国,任南京两江师范教员和长沙实业学堂监督,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曾撰写七字唱本《歌保国》。

赵声

19

教育家

马相伯,原名马志德,圣名若瑟,又名钦善、建常、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生于丹徒(今丹阳市丹徒区),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学生。

马相伯

20

语言学家

马建忠,别名乾,学名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人,是《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第二十世孙。主要著作有《适可斋记言记行》,有《文通》(通称《马氏文通》)十卷,以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籍的语言结构规律,为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语法著作。

马建忠

21

史学家

柳诒徵,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晚年号劬堂,丹阳丹徒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曾应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授,又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和东北大学。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

柳诒徵

23

现代桥梁之父

茅以升,字唐臣,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

23

语言学家

吕叔湘,镇江市丹阳市人,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外国语文系。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语言研究所所长和名誉所长。他推动我国语言对比研究发展,是中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

PS:现在丹阳有一所吕叔湘中学,以此来纪念吕叔湘先生。

吕叔湘

24

张派青衣创始人

张君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创始人。原名滕家鸣,字玉隐,祖籍江苏丹徒(今丹阳市丹徒区)。

张君秋

25

现代著名画家

吕凤子,江苏丹阳人,现代著名画家、教育家。原名浚,字凤痴,号凤子,别署凤先生。擅长中国画、美术教育。“江苏画派”(新金陵画派)的先驱和最重要缔造者之一。

吕凤子

26

著名教育家

匡亚明,原名匡洁玉,又名匡世,曾用名匡梦苏、匡润之,江苏丹阳导墅匡村人。两度出任南京大学校长,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中国思想史专家。

匡亚明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鸾翔凤集。丹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洒脱自然、学富五车、诚信有爱,实为后人之表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魅力丹阳欢迎萌新们的到来,愿莘莘学子学有所成,青出于蓝。

END

文案:李梓璇、阮韵倩

图片源于网络

制作:王璐君

审核:李涵清、金钰

欢迎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